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出了个镇北王听书 > 第17章 两小儿辩日

第17章 两小儿辩日(第1/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大明烟火我拿鬼当提款机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一边阳光一边乌云被活埋三年:我死了,他疯了!让你拍三国,你居然真跑去东汉四合院:我成了卡车司机慕晚贪欢,京圈大佬玩脱了将门姝色大厨穿到八零:穿成反派亲妈!十倍西楚霸王战力,开局手撕龙袍神厨小娘子:四个哥哥我来宠僵尸世界,从娶马小玲开始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三国S2逆天重来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鬼明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明末:乱世崛起诸天:创造乌托邦乐园

李凌峰进学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解决了心头的一件大事,整个人瞬间就轻松了不少。他现在可是吃嘛嘛香,再时不时出门放放鸭子,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没有车马喧嚣的田园生活。

大夏和我国明代有些相似,所以“尊师”氛围浓厚,孩童开蒙根据各个地方的地理差异入学仪式繁简不一。明代的孩童开蒙还须拜“孔圣”孔夫子,但在大夏就不用,毕竟孔夫子可没有穿越到大夏朝来。

大夏朝孩童拜师前还要焚香燃烛,奏明天地君亲,由此可见拜师礼对于夏朝人多么重要。

李凌峰比对记忆中史书上孩童的开蒙仪式,发现大夏与其还有诸多相似之处。

比如拜师前要“正衣冠”,取“先正衣冠,后明事理”之意;然后对着先生“行拜师礼”,体现大夏“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再用“朱砂启智”,请先生为弟子在额头正中“点红痣”,意味“开天眼”,寄寓弟子“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

大夏朝廷还特意规定各个书院门外须设“明志鼓”,待开蒙学子启智后还须击鼓明志,意在引导学子明了“因何读书”,然后鼓励学子发奋图强,为国家建功立业。

待击完“明志鼓”后,才到“破蒙”一步,先生会选一本开蒙读物,取其中两句教导弟子,然后让弟子跟读,待弟子学会,才算“破蒙”成功。

五六岁的孩童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一般早慧的孩子跟着先生读个三遍大致就能记住,而资质稍微愚钝的则须六七遍才可。

所以先生也会因为学子“破蒙”的表现因材施教。

除此之外,大夏朝也有童蒙“忌讳”,如“逢闰不蒙”即闰月不启蒙,“逢十不蒙”即破蒙时先生教导十遍不能记住者不启蒙等。

各地的童蒙忌讳大致相似却又有差异,《桂地通志·民俗志》中就有类似记载“ 头日蒙学最忌路遇身怀六甲之人,以为不吉,阻误聪明,故必须天朦亮便出门上学。 ”

不同的处境有不同的心境,就算是在前世读书的时候李凌峰都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感触。

大夏朝崇尚礼教,认为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故而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警句,所以李凌峰为了确保拜师开蒙万无一失,特意在脑中反复推演。

李家村的小河边因为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水草丰茂。李凌峰赶着鸭子来河里洗澡,看着不远处小溪里游得欢快的白色,悠闲地的翘着二郎腿。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怕个锤子?

之前和李父进山抓回来养着的小野兔在李凌峰脚边吃草吃得不亦乐乎,经过李凌峰半年来的精心饲养,小野兔不仅胖了一大圈,而且毛发也越发变得油光水滑。

李凌峰给小野兔取了个名字叫“小灰灰”。

他觉得这个名字挺符合小野兔的形象的,只不过每次喂食时,一叫小野兔的名字就让他想起童年看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灰太狼的儿子小灰灰。

青草幽香,山朗日清,鸟语花香,春风拂面。李凌峰不禁生出倦意,想来春天配午觉定是极好的,正想倒头眯一会儿。

没想到此时却传来了一声颐指气使的熊孩子声音,语气傲慢且不屑。

“小憨子,谁让你在这儿玩的。上次过来还没吃够教训是不是?”

简直大煞风景。

李凌峰心里吐槽,一扭头就看到一个八岁左右一身粗布衫的“土肥圆”小屁孩,“土肥圆”梳了个独天冲发型,左右两侧留了些碎发,额顶扎着冲天辫。配上圆滚滚的模样,多少有点滑稽。

顽童手持木棍怒视自己,鼻孔朝天,一看就是熊孩子。

小屁孩懂不懂礼貌?

不仅打扰别人午睡,还张牙舞爪的。

李凌峰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却又疑惑小屁孩嘴里说的“上次”。

上次?

他什么时候见过这个土肥圆?

李凌峰愣了一秒后就反应了过来,这不就是自己穿越过来的罪魁祸首吗?

李凌峰还没穿越过来的时候,原身自己一个人跑来河滩这边玩,没曾想就碰到了村里的熊孩子,几个熊孩子见原身憨憨傻傻的,不仅嘲笑他,还丢石头砸他。

当时还把人吓得溺水了。

虽然自己穿越过来,这具身体不用死了。

但实际上,只有李凌峰一个人知道。这个身体的原主却是因为这些熊孩子死了,这么小的孩子,还是大夏朝的花骨朵儿

目录
世界修仙澶渊风云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