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中国文化光复:华文漫史 > 第3部分

第3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末世:我一个亡灵法师加什么智力进入游戏世界终于轮到我玩养成!四合院:谁喊傻柱弄死谁四合院:开局被迫和秦淮茹换房直播算卦,你非尊我为天师!一世容安重生:游戏才刚出,你怎么就乱杀世界RPG之大穿越异世玩魔兽网友全球冰封,我囤积了千亿物资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我重生在游戏发布前一天冲榜拿首杀,战力等级都第一末日:零元购,我搬空整个鹰酱国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末世:别人囤物资我囤女神末世:开局白嫖十亿军火全球灾变:我召唤无限军团横推万物开局梦到未来一万年全民庇护所,你在末世当大爹?

教学相习,而道德则得益于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强调国家的治理者要通过塑造善良的习惯而使公民为善,保持行为正直。这一方面,亚里斯多德和孔子惊人相同!更为重要的是,亚里斯多德还提出了他有名的“中庸之道”的学说,在这个学说中,亚里斯多德认为每一种德行都是任何一种行为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每一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比如勇敢是懦怯和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和猥琐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怯与无耻之间的中道等等。亚里斯多德似乎致力于要建立起人们思想、道德、情操以及行为上的种种规范,以达到他所指的善与美的“实质”。在这一点上,亚里斯多德的思考开始涉及了人类最初的物理学和天体学,从而超越了孔子,至少,在这一点上亚里斯多德更靠近最早萌芽的人类科学观(尽管他几乎完全错误地理解了客观事物)。

相比较起来,孔子更象是一个就事而论事的思想家,也是一个喜欢恪守规矩并希望人们都能共同遵守这一规矩的品行教育者。在他的评论中,所涉的大多都是个人学习、修养、邻里和治国与邦交的话题,他在这些话题中始终都执着一个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主张。在孔子的思想系统中,有着一个颇为理想的境界,即是将个人修身与持家和国家治理都用一个道德体系来统一规范,这样一来,天下安定,方法又简单,省时也省力。我估计当时孔子对自己创造出的这样一个理想套路颇为兴奋,于是才有了周游列国而四处游说的冲动行为。

孔子一生中,所教的学生达到三千余众,其中也有不少做了大官的。这种阵仗,和今天中国兴起的EMBA工商学院颇有些相似的味道,许多大大小小的官员和企业家凑成一个班,彼此唤同学,扮学友,拉成一个关系圈,呼之为人脉。唯一的不同就是,孔夫子的学生们,倒是大多都恭恭敬敬问思求学,而今天的EMBA们则更多打算做生意,结果将工商学院都开成了官商交际馆了。这样来比较,可以看得出教育与人心世故的褪化。

不过孔子还是最终实现了一回做官的梦想。名声既播,鲁国国君便请他做了一回朝廷上的副相。论语中有一段专写孔子为官见君的样子,与他在平日里侃侃而谈的风格完全迥异: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宿宿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说的什么意思呢?翻译出来看看,会很有趣的!话是这么说的:那孔子做了官,捧着国君赐予他的圭上朝非常恭敬,就象手上有一件重得捧不起来的宝物一样。上捧作揖,下执如以手授物。脸色凝重而显得战战兢兢,脚步很小就象沿着一条看不见的划线在走一样。献礼的时候,他会满脸盛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而私下以个人身份交往时,则是非常的轻松愉快。

大家看到了,而且自己现在就可以站起来自行描摹一番,把孔子曾经所做过的还原一把,也试试看自己行不行,做不做得到?这样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就是这样一段行为方式的描述,由于中国历代朝廷独尊儒术的缘故,于是便成为了中国所有文化人和官员们的规范动作了。在现下四处可见的清宫剧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类似的礼仪模式,那些满朝的文官武将们,见了皇帝,个个都叫主子。

儒家思想:亚里斯多德式的东方教主(4)

所以,关于儒家以及儒家的思想,站在历史观和文化观的双重角度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儒学源于官宦权势所需的知识服务附从地位,由孔子及弟子逐步发展出相对独立的一整套社会与个人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天然缺乏人本独立精神);

2、儒家思想的自身学术成果是仁、义、道、德,其社会成果则与漫长中世纪封建权柄结合出朝政天下的思想统治物(外衣是文化,本质是权势);

3、由儒学独尊而引至的中国文化与教育,在数千年历史中成为独家官方指定战略合作,是中国文化霸权与文化独裁的典型范例

4、儒学思想成果除了传统说教,不含任何科学理论成份,更限制想象力与创造力

以上结论,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因为与传统的儒家大统思想和尊孔文化有一些不同。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孔子,总结儒家思想和传统,也可以让21世纪的中国人更加冷静和思维开阔一些。

然而,想象力的缺乏,始终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隐痛。这种想象力的不足,在孔子的教育里就几乎消失了,这一点,看看孔夫子教出来的学生颜回就可以知道一二。

哀公问:弟子孰为

目录
我的奋斗神秘总裁暖心妻天道诛邪逍河耀九天你好可爱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