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 > 第7部分

第7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开局暴力林丹体验卡,我无敌了源启:终尽足坛怪咖网游之神偷盗贼斗罗:当千仞雪不恋爱脑后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网游:开局觉醒本源天赋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全息游戏:在游戏里当小地主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网游:开局觉醒无限技能点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1年,美丽改变了什么?

21年,在时间的长河中,仅仅是沧海中之一粟;是亘古宇宙的一粒细沙。

可是,对于中国女人的成长蜕变,短短的21年,却经历了量变到质变;模仿到创新;跟风到自我主张;今天,中国女人对时尚和美丽所掌握的权力,甚至左右了世界化妆品市场的生态!

这件事,可以从越来越多的顶尖国际奢侈品牌争先恐后地涌进中国看出端倪。

是的,中国现代女性对美丽的要求起步虽晚,可发展却是健步疾飞。

21年前,“皮肤保养”这个概念对大多数的中国女性而言,远远不如想方设法给家里买个冰箱、彩电来的重要。如果刨去家庭的必须开销而还有余裕时,女人花钱在自己身上也会以“别人能看得见”为消费时的最高指导原则,因此,买一件稍微像样点儿的大衣当然要比小小一罐保养品来得实惠。当时女人对花钱往自己脸上抹东西这档事儿的看法,可由一个流传至今仍广为沿用的形容词 ——“臭美”,说明得淋漓尽致。

“臭美”原来应该是个贬义词,是本来不美的人硬要东施效颦而变得更可笑、更丑、更不美丽的意思。严格讲起来,它和注重自己的外表理应不会扯上任何的关系,可有趣的是,它却变成大家都能认同的说法。事实上,使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注重自己容貌的人,多少可以看出若干心理上的不认同,或者更贴切地说,用它来平衡内心“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补偿心理。

没错,20多年前,当大多数的人都还只用一块“灯塔牌肥皂”从洗脸到洗身子时,“带着力士牌香皂去洗澡”,是讲究、是臭美;当好不容易盼到了工资,下狠心给自己买罐“万紫千红雪花膏”搽脸油时,是讲究、是臭美;当穿着一身“的确良”衬衫长裤、骑着自行车穿街过巷时,是讲究、是臭美。在那个物资与人心都相对质朴的年代,一支可以用上3、5年、价值8元钱、只在重要场合才舍得祭出的口红,就足以承载女人对美丽的向往与欲求。

可是,这样的年代并没有持续得太久,当商品经济的号角吹向曾经空白的大地,原来以为装扮是臭美的静谧,有如窒闷了一个冬季的春雷,平地一声地轰然响起。它的力度之大、威力之猛,不仅震惊了全世界,也震慑了原以为波澜不惊的中国女人的心底。

20世纪90年代,应该是中国化妆品发展最富有戏剧性的10年,有一份针对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的官方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组颇为吓人的数据:90年代以来,中国化妆品消费市场的年发展速度平均呈3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额,每年也以50%以上的增长率迅猛发展,而这些增长主要是靠人均化妆品消费额的提高来推动的。从 1980年的元,到1989年的2元,再发展到1997年的元,直至2006年,人均消费已达到了30元以上。也就是说20余年间化妆品的人均消费足足增长了150倍之多!

你已经看得喘不过气来了?且慢,更吓人的数字还在后头。根据另一份行业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在 2006年化妆品的消费总额已经突破人民币770亿元,预计200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1000亿元左右,而它的成长比例也将超过总体经济成长的比例。

这些数字听起来或许惊人,也或许有些遥远,但你只要走访一趟各大城市的百货公司或商场的化妆品销售专区,在装修精致、美轮美奂的国产化妆品、进口化妆品销售柜台间停留一小会儿,就可以知道数字所代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有一位远自欧洲被外派到中国来的化妆品公司高层主管,曾经用流利的中文这么形容中国的女性消费者:“她们是我的宝贝儿!”

当然,中国的女性消费者当然是这些外国商人的宝贝儿,而且我们不仅仅是宝贝儿,还是能左右他们生产线规模的大腕儿。二、三十年前,欧美各大国际性化妆品牌鲜有投注人力、物力在“美白产品”的研发上,因为对金发碧眼皮肤苍白的她们来说,美白绝不是市场需求的主力产品。可是当中国女性消费者开始展现傲人的购买实力之后,你再回头看看他们现今的产品线,就知道什么叫做“形势比人强”了!

可是,任何飞跃的脚步都难免有因速度太快而磕碰跌撞的时候,中国女人的美丽进程当然也遭遇了一段晦涩的坎坷岁月。当女人们被化妆品广告中模特儿近乎神话般清亮的眼睛、白皙的肤色、光滑的皮肤震惊,进而发现自己脸上因缺乏保养而积聚的黑斑、皱纹、瘢痕时,心悸之余,常年

目录
女王驾到,魔王千金求余生偷欢神武耀世随身携带史前科技替身她每天只想暴富魔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