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灵异版红楼 > 第173章 大运河上

第173章 大运河上(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从头爽到尾巴骨精灵:库洛魔法使的牧场养成计划楚汉战争明末之海上雄师精灵:从蚊香蝌蚪开始少年歌行,执佳人手,共白头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寒门潜龙寒门霸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全职猎人:火红眼的毒舌少年盛唐华章火影:鸣人掌控全局大顺宝藏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四合院:李长海的幸福生活全职法师:国府结束,系统来了?

从长安城去金陵,一共有三条路线。

一是走陆路。

这条路费时费力,马车一路颠簸,也很遭罪。

二是从天津卫上船走海路,到松江登陆,再走陆路或者水路到金陵。

海路用时少一些,也不太遭罪,但是海上的风浪是个麻烦,风险较大。

三是从京城先到通州,从通州上船走大运河。

这条路线用时较短,比较平稳,也不太受罪,是长途旅行比较理想的选择。

多数的行人商旅,也都会选择着这条路线。

贾环他们现在选择的,就是这条路线。

贾雨村是带着自己的官船从金陵来的,返程的时候自然也坐着官船回去。

贾环和贾蓉一行人,则在通州租了一条船。

由于人不算多,也没租那种大型楼船,租的是一条蓬船。

尽管如此,也很不错了。贾环和贾蓉两个主子有自己的房间,周瑞和赵国基、钱槐以及贾蓉的小厮寿儿等住在一起。

晴雯、春雨、冬雪和贾蓉的丫鬟、老妈子和两个婆子住在一间。

剩下的地方,就是艄公一家三口。

一路上,贾雨村的船在前面,贾环的船在后面,晓行夜宿,一直向南。

贾环的船上,挂着一个大大的灯笼,上写“荣国府”三个大字。

这个倒不是特意炫耀自己的身份,而是为了避免交过关费和收税的。

朝廷在大运河上设立了一些钞关,这些钞关就是对来往的船只收取税费的。

尤其是贩运货物的船只,收费还比较高。

但是有些船只是不收费的,比如官船,有爵位的勋贵之家的船只,有功名的读书人,出家人、出宫办差的太监、军船等,就都不收费。

荣国府和宁国府都是国公家,自然也享受免费通行的待遇,这就是勋贵世家的特权,也是祖宗给后代留下来的福利。

傍黑的时候,到了芦庄钞关。

钞关前面停了不少船,正在检查过关。

贾雨村的官船,享有优先通行权,也没停留,就直接划到了钞关前面。贾环的船也紧跟上去。

两个课税司的税吏例行公事地检查了贾雨村的船,没啰嗦就放行了。

然后就轮到了贾环的船。

周瑞递上了路引,一个税吏查看路引,一个税吏就清点船上的人数。

外出旅行,也不是想走就走的,尤其是长途旅行,需要携带路引。

路引在原籍的衙门里开具,要标明前往的目的地、主要人员的姓名,年龄等信息,携带下人的,还要标明下人的数量、性别等主要信息。

这样做,既是为了证明本人身份,也是防止拐卖人口等不法行为。

携带货物较多的,还要写明主要的货物。

荣国府的牌子,还是很管用的。税吏大略地看了一下,就放行了。

贾雨村的船已经停在了码头上,贾环的船也靠了过去。

“三爷,今晚就在这里住宿可好?”

贾雨村问道。

这一路上,至少在表面上看,贾雨村对贾环还是很客气的。

“也好,就在这里停泊,明日再走。”

“好,那就上岸用饭,用过饭再回船上。”

搭上船桥,两船人就上岸,准备用饭。

凡是钞关所在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繁华之地。

或者人口较多,或者地处要冲,或者是市集之地,有的是较大的镇子,有的甚至就是县城、州府之地。

今天到的这个地方,叫做芦庄,就是个商贸中心乡镇。是周围方圆一百多里的丝绸、粮食和竹器、漆器的集散地。

因为这里有一条通往海边产盐之地的河流,这里也是一个海盐的转运中心。

虽然没有京城的大气和繁华,但芦庄也比北方的许多县城繁华了许多。

街上往来行人不少,穿着打扮也比较光鲜。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有不少还没有打烊。比较特别的是,这里还有一家青楼,看样子顾客还不少。

“三爷,这家如何?”

在一个酒家前面,贾雨村停住。

“就在这里吧。”

两拨人进了酒家,小二赶紧迎了上来。

“几位老爷,想用点儿什么?”

“周瑞,你看着办吧。”

贾环交代了下去,就跟贾蓉进了一个雅间。

目录
八零小辣娇,赚钱养娃成首富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