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宋春归 > 第38章 剪烛共话2

第38章 剪烛共话2(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斗气和魔法的世界也有女王大人哦长得像肖赞龙傲天光环对我失效乘龙御天雪落寒山半坡道人传无光之王大道之开山拔月你若是龙,也好寻仙:千古死局吾破之玉剑仙缘我在大道彼岸,看那人间烟火瓦尔克伦之书今日无事,勾勾生死簿蝼蚁鸿鹄仙道凡俗道与天齐上道仙途大宇宙修仙行朝圣途被流放之人与深海来客

周南越听越觉得耳熟,这还是宋朝吗?这不就是宋朝版的过年七天乐吗?又问老郑头道:“热闹这些天,如此也便结束了吧?”老郑头摇头道:“早哩。南朝人过年最看重得是上元节,上元节那天,倒比元旦还要热闹万分。那日先要吃应景的节食,南朝人用糯米磨粉做丸子,用糖做羹,一起煮食……”

周南已经是满头黑线了:不会吧,汤圆都有了?这宋朝是什么奇葩朝代啊?吃的、用的、玩的、住的,都是当时最好的,可就是唯独缺少保护自己的拳头,也难怪总是被人抢。

“御街上,用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各种花灯和焰火,相互辉映,金碧相射,锦绣万分。更有东京城里少女载歌载舞,游人都聚集在御街两侧街廊下,争相观看,还有各种杂耍,歌舞百戏,一道街过去都看不到头,到了上元节那天,才真可以说的上是万人空巷。”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岂不闻南朝文忠公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时节,俊男秀女都走出家门,天上一轮圆月,地上华灯竞放,彩棚玉树,人人都去争看彩灯,只有一个人悄悄走转到暗影处,等待良人……”这时候高芸用托盘端了几盘菜进来,将菜摆在桌上,老郑头也停止了“儿童不宜”的话题,周南只见有糟的酥嫩的山鸡肉、腌制的流油的山猪肉、炖的鲜美的清汤羊肉,又有几样拌的干菜,还有一汤碗山蘑汤,放在中间,顿时就将三个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桌子上面。

高远见都准备好了,便起身去将屋门掩好,又向炭盆内添些木炭,将炭火拨旺,屋内顿时暖和了起来。高芸又在长案上多点了两支蜡烛,插在烛台上,屋内也明亮了许多。老郑头又让高远、高芸坐了,四个人才一起坐下。各人将面前杯箸摆好。老郑头一人独居,现在看看三个年轻人围在自己身边,也是心怀大畅,将案上放着的酒坛拿过来,把坛口的木塞拔掉。周南见老郑头手里拿的只是一个和二斤装的女儿红大小的酒坛,便不满说道:“除夕迎新,老郑头忒也不爽快,这一小坛,还不够高大哥一人喝。”

老郑头笑吟吟的说道:“莫急,每人斟上一碗,高小娘子也要倒上,听老汉说完再喝。”

三人依言,每人倒了一碗。周南看着碗中泛着微黄的酒,闻到一股浓郁的药味,周南醒悟道:“春风送暖入屠苏,这莫不是屠苏酒?”

老郑头点点头道:“正是。老汉这酒,非是普通屠苏草浸酒,乃是据唐时药王孙思邈所传,用草药八味,即大黄、蜀椒、桔梗、桂心、防风、白术、虎杖、乌头等,又名八神散。最是能驱瘟防病。那乌头乃是有毒之物,虽是经过炮制,也不可多饮。故此只须一坛足矣。”

高远顿时点头道:“即有乌头,便少喝些也罢。老郑头,我等共饮一杯,共祝来年。”说着便要喝,老郑头拦住道:“须共饮不得。”高远道:“为何不得共饮?”老郑头道:“饮此酒与他酒不同,古人云:饮此酒者长寿,老年人寿年无多,最后喝;少年人正该惜岁,压岁,故而此酒年少者先饮。越是年轻,越先饮。唐人有诗: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老郑头说完,就等高远、高芸、周南论定大小。高远、高芸之间不用辨别,只周南和高芸倒不曾仔细排过,周南穿越后容貌、体型都没什么变化,只是肌肤紧致,光滑了许多,就像年轻了十岁,所以周南对高远,只说是二十一岁了,高远二十三岁,所以平日以高远为大。只是不知高芸。高芸忽然脸色微红,说道:“大郎今年二十一岁,那就是奴家年纪最小,恕奴家失礼了。”说完,高芸端起面前酒碗,先小口呡了一口儿;接着是周南,怕药味重,试着喝了一口,辛香微辣的感觉,高远也不多说话,端起碗喝了半碗,道:“却是喝不惯。”最后到老郑头,老郑头这才端起喝了一口。四人便夹菜品茶喝酒,老郑头又继续刚才的兴奋话题,说道:“正月十五日上元节,皇宫大内前面,正对着宣徳楼方向,是最热闹所在,连南朝官家都会出来,观看花灯。游人沿街过去,街道两侧都是各种奇术异能和歌舞百戏,纷纷攘攘,又有乐声嘈杂,十几里外都能听到。各种游戏玩乐,比如蹴踘,踏索上竿,呑铁剑,药法傀儡等杂耍,又有杂剧、嵇琴、箫管、五代史、皷笛等说史演戏;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等杂耍,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各种千奇百怪。灯山上彩,更是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北面的彩灯上面都是绘的神仙故事,左右两边用彩带结成文殊、普贤佛像,也有用草扎成游龙戏水的形状,龙身外面用青布包裹,在青布上捆扎灯烛上万盏,远远望

目录
八零年代嫁混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