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1/4 页)
坪颖撸�怕碛社值厣⒉健�
夜凉如水,新月如钩,银白色的辉华洒落了一路。滔滔河流仿佛携带了数不清的碎银,滚滚东去,仿佛千年万年来坠落的所有流星,都悉数漂浮在河面,去向大海一般。
不知道走了多久,遥遥地,前方终于出现了小小的村落,只有分布在土坡四周,零零散散的七八户人家。此时已经入更,不见任何灯光,想来,都已经早早入睡了。奇怪的是,一户人家的门前,隐隐有绿色的萤光闪烁,能看出有个小小的身影坐在那里。
赵源下了马,摆手令身边的随从不要惊动,然后脚步轻缓地朝亮光的地方走去。
原来是个五六岁的小童,手里捧了个苇子编制的小笼子,里面装了不少萤火虫,正在流利地背诵诗歌。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小童刚刚背到这里,停顿下来了,抬眼瞥了他一眼,又抬头看了看他身后不远处那些手持火把的随从,居然没有因为害怕而迅速逃走,反而拍拍屁股上的灰土,站了起来,略显疑惑地看着他。
“背得真好,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这首诗还背得磕磕绊绊的呢。”赵源很和蔼地说道,同时伸出手来,“这个‘小灯笼’是你自己做的?真聪明,能不能给我瞧瞧?”
“大哥哥要是喜欢的话,就送给你吧。”火光下,孩子的面庞稚嫩而清秀,能看的出,皮肤很白,却是个汉人。
他打量着孩子身后破败的房屋,简陋的小院,篱笆墙也稀稀拉拉的。这样的贫穷人家,能够出这样落落大方,又有点学识的孩子,真是不容易。院子里有一个高高的稻草垛,角落里有一口水井。这似曾相识的场景,令他微微一怔,很快想到,小时候,他在蓟城郊外的家,大致就是这样的。
孩子的母亲很快出来了,显然有些慌乱。因为摸不清赵源的身份,猜想他应该是个来头不小的人物,于是连忙下跪,还拉着旁边的孩子下跪。
“不必如此,我只是偶尔路过这里,听到令郎的吟诗声,心下好奇,才来看看的。”赵源将这对母子从地上扶起,微笑道:“不知可否讨口水喝?”
妇人自是应诺,很快去打了碗水。那是只粗糙的陶碗,甚至豁了一点点边缘。她似乎有些害怕,不敢上前送水。赵源正待去接时,孩童踮起脚从母亲手中接过水碗,捧给他。
“来,大哥哥,喝水。”
妇人连忙小声提醒道:“是‘大人’,不是‘哥哥’。”
小童又朝正在发呆的赵源打量了一眼,疑惑道:“怎么不是哥哥呢,这么年轻……”说着,用一双脏兮兮的小手捧着水碗,递交到赵源手中。火光映照中,孩子那漆黑的眸子,闪闪发亮,纯真而友善。
赵源的精神陷入了恍惚,竟然在接过水碗后,下意识地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欣慰道:“侯尼于真是懂事了,知道哥哥口渴了……”
213
213、山月怎知心底事 。。。
妇人惊愕了,小童也听不懂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睁大一双明亮纯净的眼神,疑惑地看着他。
他仍然端着水碗,并不喝,只是继续抚摸着,一脸慈爱和温柔,眼神却是呆愣愣的,视线早已失去了焦点。
气氛异常尴尬。只有他身边的内帐都督刘桃枝隐约地猜出了主人为何突然如此异常。在被其他人怀疑为精神有问题之前,他赶忙在背后悄悄地拉了拉赵源的袖子,用鲜卑语小声唤道:“大王,大王?”
赵源这才从幻觉中醒悟过来,略微一怔,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对孩子笑了笑,把碗里的水喝了下去。
小童接过碗,好奇道,“大哥哥,您刚才叫我什么?”
“那是我弟弟的小名,你和他有点像。当年,他也是这样给我端水的,叫我‘哥哥’,我看着你,就想起了他。”
孩子虽然生得瘦小单薄,不过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有一双胖乎乎的,很可爱的小手。他忍不住将这双小手拉到掌中,捏了捏,又轻轻握住,用很柔和的语气,继续道:“他没有你漂亮,不过,和你一样可爱,懂事,又聪明。”
“您长得这么好看,您弟弟应该不会差吧?”小童有点不相信,忽闪着长长的睫毛,目不转视地打量着他,“哥哥不是汉人吧?您刚才唤的那个小名,就不是汉人名字。”
“我……我应该算汉人吧。”这个问题,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他下意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