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 第四十一章 农税利弊

第四十一章 农税利弊(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寻仙:千古死局吾破之玉剑仙缘我在大道彼岸,看那人间烟火瓦尔克伦之书今日无事,勾勾生死簿蝼蚁鸿鹄仙道凡俗道与天齐上道仙途大宇宙修仙行朝圣途被流放之人与深海来客混沌至尊转世重生穿越到异世界成为魔物使者龙族再起原灵诀神隐仙途之星辰修真录她想做那剑修魁首异途诡道仙门不收,我红尘入道独断万古

“皇爷爷、父王、大伯、三叔、你们觉得现在农税,以人头进行收税,合理吗?”

姬阳这样问道,看了四人一圈。

朱高燧想了想便说道“没什么问题啊,人头税从西周开始,到现在几千年了,有什么问题?”

“如果,一个平民五口之家有良田两亩而交税得交五个人得税,同样是一个五口之家,但是这家有良田百亩,而需要交得个人税依旧是五人得税,现在来看合理吗?”

“更别说士族官绅,特别是大官,谁没个千亩良田,这都是最低的标配,甚至更多万亩都不足为奇,而他们这些田地,交一百个人得,一千个人得人头税都搓搓有余,可实际呢?可能只用交区区几人而已,甚至还能利用职务之便,将几人得也同样抹去”

姬阳问道,这让四人神情多少有些变化,“那,你觉得该怎么样”

“把人头税改成土地税,根据每家所持有的土地进行收税”姬阳说道。

几人一听,都惊讶了片刻,朱棣惊讶的是,这个孙儿给他带来的意外太多太多了,而朱高炽同样也是发现瞻壑这小子,在政策上的见解很强,而汉王和赵王,都是看着自己爹都惊讶了下,自己不配合,就显得有点不合群了。

但是随后朱高炽却也提出了不一样的疑问“瞻壑,大伯知道你的意思,也知道你这想法的可行性,但是瞻壑你可想过一件事”

“什么?”姬阳疑惑。

“历朝历代为何实行人头税,甚至达到了两千年之久,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人头税简单,税收成本低,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口稀少,特别是王朝初期,一个新王朝的建立,是在老王朝的基础上进行更换,这个过程中,往往有着不断的战争”

“战争打的是人口,所以王朝初期人口稀少,而荒田遍地,那么就不可能对着这荒田进行收税,最好的收税方法就是人头税”

朱高炽这句话,确实让姬阳都骇然了,果然自己大伯不简单啊,而他也想简单了。

确实在人口少的情况下,人头税最好,因为要收土地税,就得统计土地数量,还得丈量等等,这其中可能发生很多问题,最大的就是隐藏土地,或者贿赂官员减少上报土地。对于一个王朝初期来说太折腾了,还不如人头税来的敞亮快捷。

“大伯,我承认是我想得简单了,但大伯可想过,如果以后土地兼并了呢?”姬阳问道。

然而四人一脸不明白,毕竟这个时候还没出现土地兼并。

每个王朝都好似有一个循环,王朝刚开始收好收的人头税,比如唐代开始的租庸调制,到后期出现了财政危机才下大力改革,改成土地税,成功就能为王朝续命,失败则加快亡国步伐。

“土地兼并就是,百姓手中的土地不断被士族官绅强抢强占,百姓变为佃户,就比如马上夏收的小麦,百姓因收成不好,交了税收后,一家眼看没粮下锅,刚好村里的刘财主愿意给粮,但条件是拿土地作为交换,而人为活命只有如此,长此以往下去,一村人土地都在刘财主手上了,而收得税收也就刘财主一家的人头税,若全国都是这般,这时国库还能有多少收入”

“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甚至不需要士族去抢占百姓的良田,而百姓心甘情愿把良田送上的情况”

姬阳先前说的,让朱棣几人神色严重,如果是这般下去,必是亡国之灾,因为朱棣可是听过他爹讲的元末时期情况和这有些像。

可姬阳这句话,让朱棣大声问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莫非朕的子民是傻子不成”

“皇爷爷,你先听我说完,现在土地所有制是不是有三种,国家所有,地主也就士族所有,最后得农民所有,而这中间土地最多的是全国农民”

“那百姓也不可能,把土地送给士族啊”朱棣不相信,甚至有点温怒景象了。

“皇爷爷,朝廷是不是有一条规定,士绅名下得土地有一定数额得赋税优免权,可以减免赋税”姬阳问道。

“没错,是有”朱棣身为一国之君,对各种规定,自然了熟于心“可这规定是给得,士绅在朝为官后得一定奖励优惠啊”

“那皇爷爷有想过没,下面百姓为了少缴赋税,把自己土地主动放到士绅名下,而自己少交一部分税,士绅同样得到土地的所有权,双方看似达成了一个双赢,实则是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只会导致大部分土地都流入士绅名下”

姬阳这么一说,朱棣还是不愿意相信“朕的子民真会为了少交赋税,而做出这等愚蠢决定,这和竭泽而渔又有

目录
不小心拆了西皮[穿书]护花枭雄远东王精灵探险队:我是炭小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