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 > 第18章 皇孙的候选人

第18章 皇孙的候选人(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愚园梦魇军婚甜如蜜,我在八零靠娃成团宠大明,世界第一强国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美漫:咸鱼一条,挂机就成圣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皇子荒州王穿越夏天司马兰想见你之芝兰叙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综武:含着金汤勺出生,我赢麻了三国少年时代穿越水浒的医者极品太子假千金归来,把全家骨灰都扬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东宫宠妾她柔弱不能自理假千金掐指一算,又有豪门遭难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蜀汉之昭烈大帝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不久,刘三吾步履沉重地步入偏殿,身着全套朝服,在阳光下已满头大汗。然而想起陛下的态度,他的内心却感到一阵寒意。

作为中书舍人,刘三吾的地位仅次于已被废黜的宰相,堪称大明官僚体系的顶端。他的惶恐,主要源于朱元璋平时对文人的冷淡,总与武将走得更近。

擦去额上的汗水,咽下一口唾沫,刘三吾的情绪才稍显平静。

“陛下,刘舍人此次前来,必定有重大之事,还请您耐心听他讲述……”

在偏殿后的长廊,马皇后正在温和地劝导。作为陪伴朱元璋一路走来的伴侣,她深谙此刻帝王的思绪。

实际上,朱元璋并非真的厌恶文人,他内心清楚文人的价值,毕竟他吃过缺乏教化的苦头。对于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他更多是抱有敬重之情,只是身为帝王,这种情感不能轻易流露,因此与文臣的关系渐行渐远。

然而,朱元璋善于倾听,对这些文臣也有着严苛的要求。

"臣刘三吾拜见陛下!"

多年的朝堂生涯,使刘三吾洞察人心的本领炉火纯青。仅凭余光一瞥,他就揣测出陛下的心境,心中微微宽慰。

"起身,赐座!"

朱元璋挥手示意。

刘三吾一怔,不自觉地坐下。

"有何事直言无妨!"

对于他的失礼,朱元璋并未介怀,他向来不喜繁琐礼节,何况是在私底下。

"陛下……"

刘三吾环视四周,朱元璋再次挥手,遣散了所有宫人,几名侍卫也迅速退至二十步开外。

"皇太子之位,陛下已有属意人选了吗?"

见四周无人,刘三吾感到安心,随即大胆提出此行目的。话音刚落,他便有些忐忑,一旦触及此事,潜伏的势力恐怕会蠢蠢欲动。

然而,皇太子关乎大明的未来,身为臣子,他有责任关注此事。

想到这里,恐惧与忧虑交织在刘三吾心头。陛下并非只有一个儿子,太子去世,秦王、晋王、燕王的心思岂会毫无波澜。

作为大明的首辅,他必须从陛下口中得到明确的答复。

"臣明白陛下左右为难,但太子之位的重要性,相信陛下不会忽视……"

刘三吾起身,躬身说道。

"咱明白,可太子走了,咱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太子之事急不得,大明江山,必须托付给一位贤明的接班人。刘舍人,你读过书,对此有何见解?"

朱元璋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摩挲,目光转向刘三吾。

"陛下,既如此,臣就直言了。"

刘三吾猛然跪倒在地。

"你这是做什么,起来说话。"

朱元璋见状,眉心微皱。

刘三吾没有回应,仍跪着,神色庄重:"臣恳请陛下册立太子之子为皇太孙!"

朱元璋原本打算扶起刘三吾,闻言身形一滞,又缩了回去。他没有立即应允,也没有拒绝,只是淡淡问道:"何故?"

"阁老,您看中太子,如今太子遭遇意外,父死子继,这是常理,何况日前您召他进宫,难道没有此意?若立他为储君,将来承袭大统,合情合理。"刘三吾一口气道完,随即屈膝跪在朱元璋面前。

然而这位难以揣摩心意的皇帝陷入了长久的静默。朱元璋确实有意册立皇孙,他属意的是朱高炽,因他能牵制燕王的叛乱,给自己更多时间去磨砺朱允炆。但刘三吾的突然来访,打乱了他的布局,令他在瞬间陷入抉择的困境。

每个人都在不断做选择,但作为帝王,要考虑的复杂太多。刘三吾言之有理,经过前几天的试探,朱元璋也察觉到朱允炆的不足,但这念头绝不能流露给臣子。

装作犹豫了一下,朱元璋缓缓开口:"何须急于立皇孙?太子虽逝,我儿并非仅他一人,他们虽稍显稚嫩,但我尚健壮,培养出合格的继承人绰绰有余。"

说到这,朱元璋挺直了腰板。"舍人刘,你如何看待燕王?北平连连捷报,他的赫赫战功,即便立为储君,恐怕无人敢异议。"

他饮尽杯中茶,再次看向刘三吾。"但若立燕王为太子,秦王、晋王会毫无怨言吗?"

刘三吾虽跪地,声音却清晰响亮。他说得没错,遵循儒家教条,应按长幼顺序,燕王不该优先。然而他不知,朱元璋早已洞察燕王,对其第四子心存戒备,刚才的提议不过是试探。

见朱元璋无反应,刘三吾继续陈述:"燕王掌握兵权,

目录
绝代狂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