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货币战争 批判 > 第5部分

第5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魔兽:狼人传叶凝薄寒年乔若星顾景琰重生:我回到了丧尸爆发的当天寒潮来袭:开局多子多福拿下女主播娇娇毒妃迷人眼,禁欲邪王被撩红了脸瓦:坏了,我成切割怪了!海彤战胤许雨晴沐长风江果果顾寒煜霍先生乖乖宠我末世降临,我左手红酒右手美男乔荞商陆逃荒三年抱俩,疯批权臣宠娇娇夏时陆南沉全球淹没:我囤出了一座城池带着塔罗牌穿越到孤岛求生网游:我的宠物能进化成美少女断绝关系后,法爷杀怪永久加属性开局领先一个天赋怎么输

共有七位美国总统因此被刺杀,多位国会议员丧命。美国总统的伤亡率比美军诺曼底登陆的第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还要高。直至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的成立,最终标志着国际银行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首先要澄清一个简单的事实:美国总统的死亡率远高于诺曼底登陆的第一线士兵吗?

这让我们想起以前的一道MBA逻辑考题:“二战”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招兵广告上说,海军陆战队的死亡率远低于纽约市民的死亡率。这个考题的荒谬性在于,将参军的年轻人和普通市民中的老年人的死亡率混为一谈。同样,宋某也是将诺曼底登陆士兵的执行任务时间(几天到十几天)和美国总统的在职时间(一任4年,实际数月至数年不等)混为一谈。条件不同则不可比较,《货币战争》的作者连这最简单的道理也不懂,甚至自作聪明地在书中喋喋不休了好几次。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显著不同的地方是,普通人可以合法拥有枪支。这就使得对美国总统、议员的保安工作变得非常困难,在19世纪更是如此。一个政治人物都有自己的政敌甚至仇家,到底是谁指使刺杀了这些总统和议员,宋某不经过严密论证就统统归到银行家头上,在这个意义上,《货币战争》充其量是一篇拙劣的小说而已。

南北战争是为了争夺货币发行权吗

《货币战争》认为,南北战争的实质就是国际金融势力及其代理人与美国政府激烈争夺美国国家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的利益之争。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因为《货币战争》的作者和一些人不假思索地认为,货币发行权当然应该是政府或者国会,因为他们才能有资格代表“全民利益”。所以,《货币战争》的作者才不厌其烦地花了大段大段的文字“证明”美联储是个“私人公司”。

可笑的是,《货币战争》的作者还真以为自己发现了天大的秘密,还真以为全美国、全世界的人都不如自己清醒和聪明,好不得意。很遗憾,恰恰相反,在西方社会,由“私人公司”发行货币不仅不被认为有何不妥,而且是常例;由国有性质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反而是少数。看到发钞银行是非政府机构就大呼小叫、手舞足蹈的人才是彻头彻尾的无知无畏。例如香港,现有的三家发钞银行,汇丰、渣打和中银,都不是香港政府或立*直接拥有或控制的银行。其中原因就是单独定价和多方博弈的区别。西方社会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多方博弈当然比单独定价更符合自由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不管这个单独定价者自称掌握了多么“科学”的方法,能“准确”计算出需要发行多少货币云云;也不管他的身份是谁,哪怕它是一个代表“全民利益”的“*选举”产生的政府或议会,都不能垄断货币的发行权。

这里更要指出的是,多方博弈的货币发行方法不仅符合自由市场经济原理,也符合西方主流政治思想和价值观。西方政治思想为什么主张三权分立?正是因为它对于政府、议会和法院,以及任何其他方面,都不能绝对信任,哪怕它们已经很“*”了,还要“分权”、“制衡”。货币发行是一种很基础性的、关系全局的制度,而政府已经有行政权,议会已经有立法权,如果政府或议会的任何一方再单独掌握了发钞权(甚至联合掌握也不行),在西方政治思想认为,它都是拥有了很可能危及公众利益或其他方面利益的过大的权力,因而是不容许的。反面的例子:20世纪40年代末国民党政府的金圆券就是典型。滥发钞票掠夺财富补充军费,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动荡,使国民党政府在工商业阶层的支持者丧失殆尽,这是它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不那么极端的情况下,如果政府或议会可以随意印钞票自己花,它就能通过增发货币来轻易偿还自身的债务和获取财富,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请注意:不仅直接向政府或议会借贷的公司是债权人,所有持币人也是债权人。因此,政府通过向私人公司借贷发行货币,政府的借贷须经过议会的审核和约束,当然是最符合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的多方博弈和分权制衡的方法。这样的货币发行方案才能成为西方国家的主流。

至于所谓银行家为了货币发行权而发动战争和操纵政局,也不是什么新观点,而是陈词滥调。所谓银行家操纵借贷规模来制造经济繁荣和危机周期的说法完全是拍脑袋的无稽之谈和凭空想象!

银行家发动战争?甚至发动世界大战?白痴之谈!如果银行家真的喜欢战争,他们也只会喜欢那些结果可以预期和控制的战争。世界大战的结果是不可预期的,更是不可控制的,什么时候发生战争,会使银行家血本无归;或

目录
靠山屯子的妖棍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天下第一嫁!16 绝色锋芒 无意宝宝二娶西帝(下)电磁风暴
返回顶部